七月不得安生
写在前面
如果不是沈月因为哭戏而上了热搜,大家或许都还不知道电视剧版《七月与安生》已经开播一周了。
有影版的优质文本在前,又乘着女性视角青春片的东风,拍好也许有压力,但拍烂也绝是一件小概率事件。
但谁也没想到,《七月与安生》用一种与影版完全相反的方向,在口碑崩塌的悬崖上一跃而下。
豆瓣目前只有998人评价,开播一周还没有达到出分人数,豆瓣热评你能连着刷出20条一星。
东风没乘上,高空坠落。
《七月与安生》
剧版失败在哪?
很简单,货不对版。
安妮宝贝笔下的《七月与安生》,是一本不足2万字的短片小说,改编成一部109分钟的电影,陈可辛便曾表示已经需要对情节和细节做加法。
更何况,要支撑一部每集时长45分钟,总共48集的电视剧,原著的内容或许不到3集就拍完了。
如何将一部短篇扩充成一部大长剧?
我们来看看《七月与安生》的编剧是如何做的。
一
首先,编剧拒绝了去扩充七月和安生相处的细节,深挖她们成长与陪伴的故事。
两个女主的心理被弱化了,七月和安生的感情塑造得比一把沙子还脆弱。
只有开始,没有过程,没有改变,是一条从头到尾的直线。
下雨天,李安生给了林七月一把伞,七月便认定安生这个朋友。
一个是年级前十的乖学生,一个是被记过无数的坏孩子,两个人的世界原本是一条平行线,是什么让七月如此执拗?
不知道。
面对七月的交好,安生原本并不接受,但转到下一个镜头,两个人便一起做恶作剧,是什么让安生做出了改变?
也不知道。
两个人为什么立马就成为了一起骑车,一起罚站,一起睡觉的好闺蜜?
还是不知道。
至于高中时相互陪伴的美好岁月,更是伴随着一曲《童话镇》,被剪成一个画面单薄的MV来交代。
在铁轨上追逐,爬上大树一起大喊,这些场景如果换成另外两个女生做,不叫七月和安生,好像也并不会违和。
剧版的七月和安生,不再是不可替代的双生。
她们的相处像是两根相交的线条,一切都明明白白,但唯独缺乏了闺蜜的私密性。
影版里那些不可言说的晦暗情绪,那些独一无二的存在,那些非你不可的氛围,全都消失不见了。
二
故事的主线没有扩充,剩下的剧情用什么内容来填充呢?
编剧选择了最便于操作的办法,增加配角的戏份。
在已经更新的14集中,明显可以感觉到故事出现主次不分的问题。
第一,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整部剧更多在围绕七月展开,她每一集的镜头都远多于安生,双主角的身份逐渐失衡。
前三集,浓缩了七月和安生的高中生活,一生中最宝贵的互相陪伴的时光,但故事的冲突却落在七月家。
事情说来也巧,全都堆在高考的时候发生。
七月爸爸在工厂被误会,七月爷爷因为工人来家闹钟而发病,在高考当天早上去世。
一家人都瞒着七月,七月是被众星捧月的主角。
第二,为了能扩充更多的剧集,编剧又为七月单调的大学生活增加了新角色,舍友迅雷。
她的作用就是制造不必要的麻烦,让故事发生更多的冲突。
当然,故事肯定需要冲突,原著里七月和安生也发生过非常激烈的争吵,但剧版很显然理解错了这种矛盾。
影版,七月和安生的矛盾是自然而然发生的,七月撞见安生和家明同处一室,瞬间爆发出最激烈的情绪。
当年爬山时,她在石洞外看到的一切,安生一直戴着的佛像,所有的疑惑和委屈在浴室里七月全部一吐而出。
但剧版却变成了迅雷的刻意挑拨,这样的处理十分地不高级,让整部剧从青春片变成了一部《回家的诱惑》
知道七月有男朋友,迅雷却总给追求七月的富二代当助攻,故意点特别贵的东西,让富二代买单。
家明在忙的时候,迅雷在七月耳边煽风点火:“不想见面的借口,也总是忙。”
第三,这样不合理地扩充配角戏份,导致安生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弱。
电视剧的名字叫《七月与安生》,但七月和安生共同出镜的片段,相加起来却仅有2集的时长。
而这难得的同框片段,她们却几乎无一例外地浪费在做两件事情上。
其一,是吃饭。
但在饭桌上,聊的话题都是家长里短的近况,根本不像平时经常会联系的多年好友。
其二,则是睡觉。
但睡在一张床上并不等于亲昵,她们的话题并不闺房私密。
配角的戏份增加,让集数增强,同时却冲淡了七月和安生浓烈的感情。
一个双生花的故事,共存的时间却少得可怜,故事早就变味了。
三
此外,影版最吸引人的地方,是我发现世界上有另一个我的存在,所以格外珍惜。
哪怕我们吵架,我们闹矛盾,我们喜欢同一个人,但心底最深处仍把对方当成是另一个自己,那个最重要的人。
但剧版的扩充,却让两人的内心和性格越离越远,再也找不到相似的地方。
七月和安生,两个人设崩了。
在剧版的改编下,安生的妈妈成为北京著名的编导,她其实很爱安生,只是苦于工作抽不出时间照顾女儿。
安生住在欧式大洋房里,却要四处漂泊,去酒吧买酒、当裸体模特赚钱?
原本,李安生应该如同她的名字一般,内心极度渴望安稳,但因为家庭破碎和贫穷,她只能倔强着不承认,嘴上说自己渴望远方,一直在漂泊。
剧版却让安生从生活无奈,变成自己作死?
安生逐渐失去角色的灵魂,沦为为一个默默为七月而服务的圣母。
七月喜欢家明,安生立刻帮七月追家明,跟踪,调查情敌,改情书,送信,提供五星级的追男孩攻略服务。
七月爷爷去世,安生为七月剪辑视频录音,骗她安心进入考场,自己却错过了高考。
面对安生的付出,林七月做了什么?
七月不让安生跟摇滚歌手来往,不让安生当裸体模特,跟安生说缺钱就跟她拿。
她以自己的想法控制安生的生活,嘴上永远都是那句“我是为了你好”。
而自己呢,却是一个容易被人摆谱的糊涂虫。
安生让她怎么追家明,她就照做;总是听迅雷的话,跟家明不断吵架,不再相信安生。
哪怕是发现家明和安生住在一起,她也没有选择远方,依旧是长发柔弱的模样,在跑道上着说:“我的心好痛。”
但其实,林七月从来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精致娃娃,她骨子里带着叛逆,所以才会被安生所吸引。
安生像是她不敢去做的另一面,七月的乖是沉静的力量,是她自己按压住叛逆,甘于屈服世人所想的幸福。
四
最后再来谈谈表演。
电影版《七月与安生》能成功,跟周冬雨和马思纯表演时所擦出的火花是分不开的,她们让观众相信“双生”的存在。
但电视剧里,陈都灵和沈月没有丝毫的火花。
安生的眼底本应该充满脆弱和坚强,但沈月演得充满懈怠感,她把叛逆理解成了丧和没心没肺,导致安生单纯像个对生活悲观的女混混,完全没有了原著中安生的坚毅。
更何况,沈月连演员的基本功都没有做好。
表情基本靠瞪眼,生气时噘嘴瞪眼,哭戏靠瞪眼睛,说话甚至有些大舌头。
另一头比沈月早几年演戏的陈都灵,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面目表情地在念台词,哪怕是面临分手,脸上也没有丝毫表情,像一个机器人。
两位主演的表演完全浮于表面,停留在一套不断复制使用的程序中。
台词也都没有一点表演性。语气,轻重音,间歇都没有凸显出任何与情节相恰的语感。
这又如何能带观众入戏呢?
写在最后
骂的差不多了,最后掏心窝子再说几句吧。
最近很多读者问过我们,为什么总要不停地骂烂剧,多推荐几部好的不可以吗?
是啊,为什么?
因为我们知道整个行业的水平正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下降。微博,微信这些声场中的评价标准也在因此下降。
因为我们看到沈月的那一段哭戏都可以被人说成“演技爆棚”。
别人说什么我们管不着,但三号厅绝不允许这个标准下降。
不允许借着翻拍的名头乱拍。
不允许注水来糊弄观众。
不允许用演技欠佳的流量型演员来给粉丝自娱自乐,固步自封。
而且,我们始终认为批评烂剧在某种意义上,也是对好作品的伸张。
所以我们不会停止,也不该停止。
音乐/陈珊妮 - 破碎的人
配图/《七月与安生》
本文系网易新闻·网易号
“各有态度”特色内容